碳中和专业术语(三)
——从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知!
日期:2022-01-21 点击率:1213次
29、造林(afforestation)
造林指通过栽植、播种和/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方式,将至少50年以来的无林地转化为有林地的人为直接活动。
30、再造林(reforestation)
再造林指森林或林地经人为砍伐殆尽之后,透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使其再次成林的过程。《京都议定书》第一个承诺期中的再造林活动,是指在1989年12月31日至今无森林的土地上重新恢复森林。
31、疏林(open forests)
疏林是其树冠郁闭度大于或等于10%及小于20%的稀疏乔木植物组成的群落。
32、经营林(managed forest)
经营林指所有人类干预和相互作用的森林(主要包括商业性管理、木材采伐和薪柴、商品木材的生产和利用以及为实现国家规定的景观或环境保护而管理的森林),具有确定的地理边界。
33、库(或碳库)(pool / carbon pools)
库(或碳库)指具有累积或释放碳的能力的库或系统,碳库的实例有森林生物量、土壤和大气层。森林碳库,通常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枯落物、枯死木和土壤有机质五个碳库。其单位为质量单位。此外,木质林产品也可以视作是一个碳库。单位是质量单位。
34、生物量(biomass)
生物量指生态系统中植物地上、地下、活和枯死的有机干物质,例如树木、作物、草及其枝叶、根等。生物量包括地上和地下生物量。
35、干物质(dry matter / d.m.)
干物质指已经烘干后的有机物的重量。
36、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
地上生物量指土壤层以上以干重表示的植被所有活体的生物量,包括干、桩、枝、皮、种子、花、果和叶及草本植物。
37、地下生物量(below-ground biomass)
地下生物量指所有活根生物量,通常不包括难以从土壤有机成分或枯落物中区分出来的细根(直径≤2.0mm)。
38、枯死木(dead wood)
枯死木指枯落物以外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枯立木、枯倒木以及直径≥5.0cm的枯枝、死根和树桩。
39、枯落物(litter)
枯落物指土壤层以上,直径小于≤5.0cm、处于不同分解状态的所有死生物量。包括凋落物、腐殖质,以及难以从地下生物量中区分出来的细根。
40、低活性粘土土壤(low activity clay (LAC) soils)
低活性粘土土壤指含有低活性粘土(LAC)矿物质的土壤为高度风化的土壤,以1:1的粘土矿物质和非晶态氧化铁及氧化铝为主(粮农组织分类中包括:淋溶土、强风化弱粘淀土、铁铝土)。
41、高活性粘土土壤(high activity clay (HAC) soils)
高活性粘土土壤指含有高活性粘土矿物质的土壤是轻度至中度风化的土壤,硅化粘土矿物质比例为2:1(粮农组织分类包括:变性土、黑钙土、黑土、淋溶土)。
42、腐殖质层(humus horizon)
腐殖质层指该层主要由呈细粒分布的有机物质组成(但仍在矿质土层的上层)。肉眼可辨的植物残余部分依然存在,但数量比细粒分布的有机物质少得多。该层可含有矿质土壤颗粒。